千年銀城再現(xiàn)龍舟競渡盛景
2025年廈門“同安古城杯”龍舟邀請賽將于5月3日在同安區(qū)東西溪蘇頌公園段舉行,展示千年銀城的歷史底蘊與自然風光。
2.賽事分為公開組與本地組,設200米直道競速和500米耐力角逐兩大項目,共有16支隊伍激烈競逐。
3.同安龍舟文化歷史悠久,明代已有明確記載,如今成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活力源泉。
4.此次賽事旨在弘揚傳承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提升同安古城的美譽度和知名度,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注入新的活力。
鼓聲漸近,浪花待起。5月3日,同安區(qū)東西溪蘇頌公園段將迎來一場跨越古今的龍舟盛會——2025年廈門“同安古城杯”龍舟邀請賽。這場賽事不僅是對“全民健身”號召的熱烈響應,更是同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生動展現(xiàn)。屆時,市民游客們不僅可以感受到“棹影斡波飛萬劍,鼓聲劈浪鳴千雷”的磅礴氣勢,還可以領略千年銀城的歷史底蘊與自然風光,感受穿越時空的文化脈動。
立夏將至,東西溪碧波蕩漾。清晨的陽光灑在水面上,映出粼粼金光,偶爾幾只水鳥掠過水面,為即將到來的激烈角逐平添幾分詩意。
據(jù)同安城建相關負責人介紹,2025年廈門“同安古城杯”龍舟邀請賽選址在東西溪蘇頌公園段,正是因為這里“水闊風輕”的自然條件與“人文厚重”的歷史氛圍?!巴彩且蛔鶕碛星晁\文明的古城,東西溪自古是同安的水運要道。我們希望通過賽事,讓游客一邊欣賞競技,一邊感受銀城千年文化。”
本次賽事分為公開組與本地組,設200米直道競速和500米耐力角逐兩大項目,既有短距離的閃電速度比拼,又有中長距離的耐力與策略角逐,讓比賽充滿懸念與看點。屆時,16支參賽隊伍將展開激烈較量,參賽隊伍中既有經(jīng)驗豐富的專業(yè)隊伍,也有來自當?shù)卮彐?zhèn)的民間好手,充分體現(xiàn)賽事的全民參與性。其中,同安消防龍舟隊成員在接受采訪時說道:“得知有比賽,大家踴躍報名,一天就組好隊。我們盼著在賽場上感受同安龍舟賽氛圍,和各隊同場競技,肯定超棒!”
“我們期待通過這場賽事,讓更多人了解同安、愛上同安?!痹撠撠熑吮硎?,此次賽事以“同安古城杯”為名,既呼應了同安自古以來龍舟競渡的民俗傳統(tǒng),更彰顯了古城文化在當代的活化傳承。屆時,市民游客們紛至沓來,他們穿梭在同安的街頭巷尾,品嘗著正宗的同安美食,感受著同安人的熱情好客,不僅將帶動餐飲、住宿等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還將提升同安古城的美譽度和知名度,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注入新的活力。
同安,依山傍海,得天獨厚的地理環(huán)境,孕育了源遠流長的龍舟競渡文化,早在明代便見諸詩文。知名文史專家顏立水介紹,明代同安“理學專宦”林希元在《端午石潯競渡詩》中寫道:“龍舟隨地斗,梅雨逐風微?!边@是廈門地區(qū)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最早關于龍舟競渡的詩作,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。
詩中描繪的石潯村,位于東西溪與同安灣交匯處,因水域開闊、風浪平緩,成為古代龍舟賽的天然賽場。石潯村可以在海上競渡,但“近縣城者,無大江大湖可以競渡,或于小池為多”,顏立水告訴導報記者,南陽郡馬府的“七宮八池”中就有“龍舟池”,馬巷的龍蛟池、同安的洗墨池也曾舉辦過賽龍船的活動。
廈門城市職業(yè)學院(廈門開放大學)兩校管理辦公室原副主任葉少軍也向?qū)笥浾呓榻B道,明朝的廈門文士池顯方在《大同賦》中,描述了同安端午競渡的內(nèi)容;清道光年間的《廈門志》與清康熙《大同志》,同樣也有同安縣境內(nèi)古代龍舟競渡的記載;民國版《同安縣志》中,甚至還有牛欄草因花期在競渡時,而得名“龍船花”的內(nèi)容,足見同安龍舟文化底蘊之深厚。
龍舟文化的生命力,深植于同安人的漁海記憶中。丙洲社區(qū)75歲的陳如漂,在談起 20世紀 80年代丙洲島的龍舟賽盛況時,仍舊激動不已?!澳菚r物資緊缺,生產(chǎn)隊的年輕人湊布票買統(tǒng)一背心,用漁船改裝龍舟,照樣賽得熱火朝天!”據(jù)他回憶,當時七八支隊伍同場競技,他也是其中的一員,比賽吸引了周邊眾多村落的村民前來觀看,現(xiàn)場歡呼聲、吶喊聲此起彼伏,場面十分壯觀。
“弘揚傳承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這是好事?!碑斦劶?025廈門“同安古城杯”龍舟邀請賽,陳大爺很是期待。從明代詩人的筆墨,到今日東西溪的浪花,同安的龍舟文化始終奔流不息。2025年廈門“同安古城杯”龍舟邀請賽,既是千年銀城文化的當代回響,亦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新活力。正如同安區(qū)相關負責人所言:“當龍舟劃過東西溪,劃開的是歷史的水紋,激起的是文化的浪花。”